手机闹铃:“天朝上品杯”我和《兰州日报》有奖征文丨《兰州日报》——我成长的摇篮

太平洋在线下载手机版 55 0

说起我xg111net企业邮局与《兰州日报》的太平洋在线下载情缘,用情有独钟四个字来形容似乎一点儿也不为过手机闹铃。每天清晨,被一声声清脆的闹铃声从熟睡的梦中叫醒之后,第一件事不是赶忙起床洗漱去上班,而是随手从床头柜上拿过手机,迫不及待地打开当天的《兰州日报》数字版,开始浏览、阅读当日的新闻和副刊作品。

这个习惯,十多年如一日,从未改变手机闹铃。媳妇嗔怪我,每天早晨,油缸倒了太平洋在线都不会扶一下,光盯着个手机看,我就不信,那个《兰州日报》有什么好看的?眼一睁就开始关注它。面对媳妇的嗔怪,我笑而不语。这么多年,她习惯了我的嗜好,我也习惯了她的唠叨。

掐指算来,和《兰州日报》相识,已有十五年之久手机闹铃。犹记那年,我初到城里打工,没有亲人和朋友,枯燥乏味的打工生活让我在远离父母、远离故乡的大都市里异常的孤独和寂寞。好在,有书作伴,让我在举目无亲的异乡多少找到了一份心灵的慰藉和安慰。每次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便会铺开稿纸,把平日里积攒的生活素材一笔一划地写在稿纸上。天长日久,竟攒了一大沓。后来,朋友介绍说《兰州日报》的“天天副刊”很不错,可以试着把自己的作品投一投。我听罢,摇了摇头,我那些“抽屉文学”,只供自己“观赏”,怎可见诸报端?朋友再三鼓励,说我的作品有生活气息,读者喜欢,投给刊物,一定能发。听了朋友的建议,加上虚荣心作祟,我便把自己平日里练笔的一些自认为比较满意的作品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投给了《兰州日报》的“天天副刊”。不曾想,一投便中。犹记当时那份激动和喜悦,竟用我木讷的文字无法言表。

那些年,网络和数字化期刊尚不发达,平时用的手机也是只能接打电话的功能机,上网读报、查询作品刊发情况除了在单位的电脑上,每天只能跑到附近的网吧去阅读、查询手机闹铃。一起玩耍的同事,上网吧是为了打游戏,我去网吧却是为了投稿、读报。为此,好多同事和朋友都不理解,嘲笑我和他们格格不入,不抽烟不打牌,却喜欢读书写作。尽管如此,我依然坚持着每天读书写作的初心,依然每天去网吧读《兰州日报》。

后来,数字化网络时代来临,我们大家伙都用起了智能手机,每天坐在屋子里不出门便能用手机尽知天下事手机闹铃。对我来说,每天用手机阅读当天的《兰州日报》最方便了。虽然有段时间我因为生活和工作的缘故停滞了写作,但每天上网阅读《兰州日报》的习惯却从未改变。

这些年,我的文学作品,不论是散文随笔、还是小说诗歌,或者文艺评论,在《兰州日报》的“兰山”副刊上发表了几百篇,有外地的文友妒忌地调侃我说,《兰州日报》的副刊版简直就是你的专栏和“自留地”,每天都霸着发作品,能不能给我们这些业余作者也留一点抛头露面的机会手机闹铃

去年秋天手机闹铃,母亲和孩子帮我整理书箱的时候,翻看着刊有我作品的一摞摞《兰州日报》,诧异地说,一个平凉人,收集这么多的《兰州日报》干啥?我笑而不语,媳妇却一边调侃我一边对母亲说,那是人家的宝,你们千万别给整丢了,整丢了麻烦就大了!孩子向母亲解释说,你可别小瞧这一摞摞报纸,这可全是我老爸的劳动成果,上面有我老爸的血汗和成绩呢!

母亲摇头不解,我也未再解释手机闹铃。但母亲知道,我不好酒不好烟,唯书对我至关重要!因此,她便把褶皱了的《兰州日报》小心翼翼地用手熨平放在了一起。在母亲的理念中,只要是儿子喜欢的东西,也一定都是好的。所以,她也会爱屋及乌地去喜欢、去用心珍藏!

王新荣

编辑丨安周霜

标签: 兰州 日报 天朝 上品 摇篮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